查看原文
其他

【CAFS两会热评】许文 | 转型降成本方式:用改革办法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更多财政前沿,请关注我们▲













聚焦全国两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许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用改革办法”降成本,实际上是以“破”和“立”来实现“降”,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破除那些不利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度瓶颈和制度壁垒,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来有效调动其企业的积极性,以体制机制的破旧立新来降低公共风险和提升市场的有效性,进而降低企业因资源错配、低效等问题导致的高成本。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在降成本方式上强调“改革方法”,其不仅反映出政府对新发展阶段下的企业成本和降成本政策有着新的认识,也表明降成本方式将由“政策式降成本”向“改革式降成本”进行转型。

 改革式降成本是相对于过去的政策式降成本而言的。2016年我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框架下制定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从历年降成本的实施情况看,其主要是借助一系列政策性减负举措达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目的,即政府针对微观企业成本分项推行政策式降成本。

 政策式降成本具有行政性、命令性、运动性等特点,体现了政府推进降成本的决心和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在短期内也能产生明显效果。但其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一般规律,从长远来看难以持续。例如,在连续多年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后,进一步的减税降费空间已经受限。同时,政策式降成本也未触及企业成本的深层次问题,即由于制度和体制问题带来的企业成本。如果没有改革的推进,制度在风险环境中就会“不进则退”,政策式降成本的效果难以留存。因此,现阶段有必要从政策式降成本转向改革式降成本。

 “用改革办法”降成本,应将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与增强企业成本承受和消化能力结合起来。例如,社保缴费制度改革要与社保体制的长期可持续性结合起来,合理确定的企业社保负担;金融体制改革要重点解决资本市场化改革和优化金融监管等问题,提高融资效率;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应进一步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应有助于形成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体系等。

 进一步看,新发展阶段的企业成本面临着上升趋势,且各种外部和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也会转化为企业成本。基于未来企业不可预期的“风险-成本”明显上升的局面,只有注入确定性,才能降低风险、减少企业不可预期的成本。我们还需要适时转换企业减负模式,从微观的企业成本转向宏观的不确定性、公共风险,以更确定的宏观环境和更低的公共风险稳定企业预期。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CAFS两会提案】刘尚希委员提案:关于以数字金融模式破解小微经营者融资困境

【CAFS两会提案】刘尚希委员提案:关于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议

【CAFS两会热评】刘尚希 | 摸索建立基于数字经济的新税制

【CAFS两会热评】樊轶侠 |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CAFS两会热评】张鹏 | 正确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目标要求

【CAFS两会热评】董木欣 | 数字化助推政府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审稿:程瑜 闫晓茗

编辑:李雅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